栖心悦读

[细读经典] 细读经典 | 《肇论·般若无知论》七

发布日期:2023-12-23

原文摘录:


难曰:论云不取者,为无知故不取,为知然后不取耶?若无知故不取,圣人则冥若夜游,不辨缁素之异耶?①若知然后不取,知则异于不取矣。②

答曰:非无知故不取,又非知然后不取。知即不取,故能不取而知。③

难曰:论云不取者,诚以圣心不物于物,④故无惑取也。⑤无取则无是,无是则无当。⑥谁当圣心,而云圣心无所不知耶?⑦

答曰:然,无是无当者。夫无当则物无不当,⑧无是则物无不是。⑨物无不是,故是而无是;⑩物无不当,故当而无当。⑪故经云:“尽见诸法而无所见。”⑫


注释:


① “若无知故不取,圣人则冥若夜游,不辨缁素之异耶”:冥,昏昧。缁,黑色。素,白色。此句大意是“如果是无知而不执取于物,那么圣人岂是昏昧得如同在黑夜中行走,不能分辨黑白?”

② “若知然后不取,知则异于不取矣”:如果是知而不执取,那么知本身即是执取,这与不取自相矛盾。

③ “非无知故不取,又非知然后不取。知即不取,故能不取而知”:知本身就是不取。圣人认识事物时,心境冥和,犹如镜子照物,毫不执取,所以圣人是不取而知。

④ “论云不取者,诚以圣心不物于物”:论主所说的不取,实际是说圣心不执取于物。

⑤ “无惑取”:不执取于物。

⑥ “无取则无是,无是则无当”:是,对事物做是此是彼的判断。当,与心相应的外境。句意是,没有执取,所以对事物没有固定的看法。心中没有固定的认识,则没有外境与之相应。

⑦ “谁当圣心,而云圣心无所不知耶”:既无外境,又有什么东西被圣心所认识,而说圣心无所不知。

⑧ “夫无当则物无不当”:无物当心,则一切物皆可作当心之境。

⑨ “无是则物无不是”:若无是,即不对一切事物作或此或彼的判断,则心无执取,便能认识一切事物的本性。

⑩ “物无不是,故是而无是”:能认识一切事物的本性这是“是”“知”。一切事物皆空,所以虽然认识它们,内心并无所知,这是“无是”。

⑪ “物无不当,故当而无当”:一切事物皆可作当心之境,这是“当”。但外境空寂无相,这样外境虽是“当”,实际上又是“无当”。

⑫ “经云:‘尽见诸法而无所见。’”:义引自《放光般若经》“菩萨作是行般若波罗蜜,于诸法无所见。”引申为“是而无是,当而无当。”


段落宗旨:


此段是设问的第四问答和第五问答。僧肇立般若为“无知”,意在指明,般若之“不取”。所以难者就“不取”发问。难者的观点是,若无知而不取,圣人便昏昧如同夜游;若知而后不取,这个“知”本身便是“取”,而不是“不取”。就是说,有知便应有取,不能不取而知。僧肇的回应是,般若照见万物而不取于物,是心与境的完全冥合,没有任何思维性的东西。第五个问答围绕心与境的“是”和“当”展开辩论。难者认为,无当则无当心之境,圣人怎么能无所不知呢?僧肇的回答是,不把某物作为当心之境,则心无障碍;心无障碍,则一切外境都是当心之境,因此圣心无所不知。


参考文献

1.[东晋]僧肇:《肇论》卷一,《大正藏》第45册,第151页中;

2.张春波:《肇论校释》,第92—97页。北京:中华书局2010年。



返回首页
联系我们

电话:0574-83071816

信箱:qxlibrary@163.com

时间:周一至周日09:00-20:00 周二09:00-11:30(下午闭馆)

版权所有 © 2016 七塔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. 地址: 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七塔禅寺内 邮编: 315040 电话: 0574-83071816 传真:

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:和众互联